2015/4/7 晨更(林後9:1-15)

論到供給聖徒的事,我不必寫信給你們;(林後9:1)

默想:
保羅相信哥林多教會的聖徒已經明白且奉行了這供給聖徒的事。他下面的這些話雖然多餘,但是因這些話對他們是有益的所以他還是要説。

回應:
傳道人在主日的敬拜中該不該傳講什一奉獻的道呢?答案是Yes、也是No.

若是為了傳道人自己的「私慾或業績」,當然是不可以。因為,這傳講的動機已經偏離了「事奉的原則」,奉獻的原則應該是「為著聖工、使神得榮耀」。

傳道人傳講什一奉獻若是為了神的聖工,那當然是可以的。什麼是神的事工、是神的工作呢?

1) 神的工作一定是起始於神的旨意。
2) 神的工作只能靠著神的能力去進行並完成(所以,不會勉強,不該有人的干預)。
3) 神的工作的結局一定是使神得著榮耀的。

凡參於神的事工而奉獻的人,他們不會作難、也不會勉強。反而,越奉獻越有能力奉獻。因為神應許會加添給他們種地的種子。讓他們凡事富足。

禱告:
主啊!論到供給聖徒的事,這實在是讓信徒蒙福的道路。你曾應許要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於遵行什一奉獻的人,甚至上尖下流連搖帶按的賜福給他們。這實在是莫大的祝福阿。阿們。

2015/4/6 晨更(林後8:1-24)

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再三地求我們,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並且他們所做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林後8:3-5)

默想:
馬其頓教會的恩不在物質上的豐富,或屬靈上的恩賜,而是,在他們捐輸的事上。

回應:
馬其頓教會他們在大患難的試煉中,在極窮困中,還顯出樂捐的厚恩,就是:
1) 不但是按著力量更是過了力量
2) 不是被動的捐而是主動的捐(再三的求我們)
3) 不是只獻上禮物而是先獻上自己

真正的恩典不是錢財,不是恩賜,而是,被主所鍛練過的信心。就像約伯說的→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
一個豐盛的生命,不僅會彰顯在恩賜上,信心上,也應該會彰顯在捐輸的事上。

禱告:
保羅述說馬其頓教會的恩為了激勵哥林多教會,同時也激勵所有讀這經上話的人。主啊!你的恩典和生命滿溢出來就該是這樣。阿們。

2015/4/4 晨更(林後7:1-16)

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林後7:10)

默想:
什麼是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它的果效是什麼?與依著世俗的意思憂愁的分別在哪裡?

回應:
順著神的意思憂愁所產生出來的懊悔其結果與順著自己道德的標準或良心所產生出來的憂愁不一樣。

順著神的意思憂愁所產生出來的懊悔是回到神面前蒙憐恤,得安慰的悔改(心意更新)。就像彼得三次否認主後,因為想起主的話而痛哭的懊悔。

順著自己的良心憂愁所產生出來的懊悔,它並不回到神的面前。而是自我辯解,而是尋求逃避(知錯但不改變心意)。就像猶大賣主之後,他雖然後悔了,退回了大祭司的三十兩銀子,但是他卻不回到神面前、不願回到門徒們中間,反而出去吊死了。

這節中的「以致得救」,並不是指「得到救恩」而是廣義的「得到拯救」→就是從罪惡或錯誤中被救拔出來。

禱告:
主啊!當做錯事的時候,我要順著你的話和你的旨意憂愁和懊悔,我要悔改和自潔。其果效的是生命的提升。主啊!這是你讓我得生命且得的更豐盛的法子。我感謝你,阿們。

2015/4/3 晨更(林後6:1-18)

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有甚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呢?(林後6:14-16 a)

默想:
基督徒和不信的原本是不相配的。就好像舊約裡的牛和驢不能同負一軛來耕地一樣。

回應:
保羅為了強調信與不信的不屬於同類,不是同國的,也互不相容。絕不可以相配、相交、相通、相和、相干、相同。保羅一連用了五個例子來說明:
1) 義和不義 (不信的將肢體獻給不法)
2) 光明和黑暗 (不信的是在黑暗中,他們不愛光)
3) 基督與彼列 (不信的是彼列,他們就是分裂者)
4) 信的和不信的
5) 神的殿和偶像

信的和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常常被引用在婚姻上和事業上。但是,這個原則可以被運用在其他的關係上。因為,信的和不信的之間有個看不見的鴻溝,兩者要想「共事」、「共存」或「共創生活」都非常的困難。

做生意的基督徒可不可以有個拜偶像的合夥人呢?當然不可以了!因為,我們彼此間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做事的方法都不一樣,也不相容。但是,基督徒為了要「得人」可不可以和不信的人交往呢?當然可以!

禱告:
自從信主那日起,對我來說世界已經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了。主啊!教導我如何在不信的人中間往來。阿們。

2015/4/2 晨更(林後5:1-21)

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5:10)

默想:
基督台前的審判是審判些什麼?

回應:
基督徒死了以後就去到陰間的樂園裡,等候號筒末次的吹嚮,直到主的再來。那時還在地上活著的要被提,在主裡已死的要復活,在空中與主相會。
於是,審判從神的家起首。審判各人在基督磐石上所建造的工程,審判是用「火來試驗各工程」,若工程被燒毀,這人就要受虧損。若工程是存得住的,他就要得獎賞。這是基督徒交賬的時候,又稱為基督徒工作的審判。

基督耶穌這位Living Person 是我們得救的根基,這救恩完全是創始於神,成終於神。我們只能在其上建造。雖然如此,我們的工程有的是草木禾秸,有的是金銀寶石。那天在基督台前都要被火試驗。

今天,雖然我們因信稱義得救了,試想我們的心思意念、言行舉止「是否能通過基督台前的審判呢?」,「是否能經火的試驗呢?」

禱告:
主啊!每想到我的一切都將會面對審判台前的火,我就不敢稍微偏離正路,我要向你禱告說→ 保守我,願我所有的生活、工作,那日都能耐火。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