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2015 晨更(羅15:1-13)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但願賜忍耐安慰的神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羅15:4,5)

默想:
在此,保羅告訴我們說聖經是為了教訓我們而寫的。從聖經中讀到那些不求自己喜悅的人和信心偉人,從他們身上可以學到榜樣產生忍耐和安慰,以致我們可以得著盼望(確信)。

回應:
聖經既然是為著教訓我們寫的,所以,讀經的時候,我們的態度就不光是查經,我們還要聆聽、還要謙卑的學習,還要實行出來。
聖經的果效會叫我們能生出忍耐(堅定的面對困難)和安慰。因為,聖經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位賜忍耐和安慰的神。

保羅說基督從來不求自己的喜悅,卻常常擔當別人的軟弱。保羅又勸勉我們要效法基督,惟有從聖經中看到忍耐、安慰和盼望的榜樣,我們才能。

禱告:
主啊!你是賜忍耐和安慰的神,也是使人有盼望的神。靠著聖經中的話和你的恩典,我可以效法你,到那日我還能像你。阿們。

2-12-2015 晨更(羅14:1-23)

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潔淨,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羅14:19,20)
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為他吃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羅14:23)

默想:
初代教會有人因批評別人該不該吃某種食物而叫人跌倒,很明顯的是這人有「罪」。但是有些人是因為疑心吃了某種食物。其實這也是罪。為甚麼有疑心的吃和叫人跌倒同樣都是罪呢?保羅到底要傳講什麼信息?

回應:
在初代教會中有兩類人,一類是曾經信猶太教的基督徒。另一類是外邦人的基督徒。

初代教會「猶太基督徒」還不很清楚舊約律法在新約中已經失去功用了,所以,他們還是照著自己的良心遵行某些律法(如守割禮、守安息日等)。而外邦人的基督徒認為,在新約底下的基督徒就該從「罪和律法的權勢」下被贖出來。以為若有人還堅守律法,就等於是拒絕耶穌的救恩。

這兩種人都沒有錯。他們只是各站在不同的角度來敬畏神。保羅勸誡他們雙方說:
1) 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2) 不可彼此論斷,人人要追求和睦的事、也要追求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基督徒若是能不彼此論斷,追求和睦的事、追求彼此建立德行的事,那麼「吃或不吃?」都不成問題了。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我們)。

禱告:
主啊!我不論斷人,我要與同伴追求和睦、彼此建立,不因任何事情毀壞我的弟兄姊妹。凡事出於信心去求、去行。阿們。

2-11-2015 晨更(羅13:1-14)

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羅13:1)

默想:
雖然現在很多掌權的是由民選的或政府任命的,但是此節經文說→權柄的根源是在於神,掌權者是神所命的。

回應:
敬畏神的人都接受這種觀念,就順服政府。因為他們知道,一切權柄都出於神,神在人的國中掌權。順服神的人就該順服政府。

舊約埃及的法老,以為權柄是出於自己。於是他就任意的苦待神的百姓以色列人,使他們作奴工。於是,神就藉著摩西和亞倫的口告訴法老說:「容我的百姓,去曠野事奉我。」神讓法老醒悟過來,認識「以色列是神的百姓」,「神」才是權柄的根源。法老應該歸榮耀於神。

但以理被擄到巴比倫,他能服事了巴比倫王,又服事了波斯王。他位居總長,治理通國。是因為他深知道神在人的國中掌權。而且掌權者都是神所命定的。所以,他就伏在「君王」的權下,因為這就等於是伏在「神」的手下。但是,當王有不合理的要求時,他堅持威武不屈的敬拜神。

當我們居住在哪一國,哪一城,就要尊重那一國的掌權者,並要為他們向神禱告。

禱告:
主啊!在上有權柄的,都是你所命定的,他們都是你的用人,我們順服他們,就是順服你。阿們。

2-10-2015 晨更(羅12:1-21)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羅12:19,20)

默想:
基督徒該如何對待一些「冤枉」我們的人和事?

回應:
這裡勸告我們基督徒,若遇見冤枉的或不公平的人和事,我們該有的態度是:
1) 不要自己伸冤,因為自有審判的主會為我們伸冤。祂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2) 若有人與我們為仇為敵,我們要盡量地幫助他。向他表示愛心。這就等於是「把炭回堆在他的頭上」使他感覺到羞愧。

因為如今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靠著基督復活的生命吞滅死亡。靠著我們不能,但是在我們裡面的復活生命「能」。

禱告:
我們不光是聽道,還要行道。我們與人相處常有被冤枉的時候,這正是我們活出復活生命的時候。主啊!求你幫助我活出你的自己。阿們。

2-9-2015 晨更(羅11:13-36)

可見,神的恩慈和嚴厲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長久在他的恩慈裡;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羅11:22)

默想:
神向著那一種人是嚴厲的?又向著那一種人是恩慈的?

回應:
猶太人是橄欖樹「本樹的枝子」;可是因著「不信」就折下來。神對不信的人是嚴厲的。這法則應用在一切的人身上包括祂自己揀選的百姓。
外邦人是野橄欖,只不過因著「信」,就蒙受到救恩,被接在橄欖樹上。得著橄欖根的肥汁。神對信的人是恩慈的。包括我們這些外邦人。

我們因著信得著恩典的不可以向著因不信而被折下來的誇口。若是我們不信,我們必會被折下來。
所以,我們不敢自誇也不自尊,只敢說我是個罪人蒙主恩。

禱告:
一切我所有無非是接受,全是恩所賜,在我信之後。主啊!我要記得我的身份是蒙恩的罪人。願榮耀歸給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