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2014 晨更(徒5:27-42)

就對眾人說:「以色列人哪,論到這些人,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辦理。從前丟大起來,自誇為大;附從他的人約有四百,他被殺後,附從他的全都散了,歸於無有。此後,報名上冊的時候,又有加利利的猶大起來,引誘些百姓跟從他;他也滅亡,附從他的人也都四散了。現在,我勸你們不要管這些人,任憑他們吧!他們所謀的、所行的,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若是出於神,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神了。」(徒5:35-39)

默想:
這段話是當時著名的教法師迦瑪列針對惱羞成怒的公會的勸告或說教。他說話的重點是:歷史是最好判斷真理的方法。出於神的工作必定能常存。

回應:
保羅是教法師迦瑪列的學生。保羅對待基督徒的方法是「逼迫和捉拿」。迦瑪列對待基督徒的方法是「等候和觀望」。事實證明迦瑪列的說法有幾分是對的→保羅用打壓基督徒來敗壞基督教,結果在大馬色的路上蒙神光照,得知自己實在是在攻擊「神」。後悔莫及。

當保羅在大馬色的路上被光照時,他或許也想起他老師的這句話。「若是出於神,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神了。」可惜的是,迦瑪列對認識基督的態度是抱著旁觀,抱著等待的態度。結果,他失去了蒙拯救的福份。

歷史是很好判斷真理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真理一定能通過歷史的考驗,但是並不是凡通過歷史考驗的就是真理。曾經說過基督教不久後就只能在博物館才找到的人,如今自己在博物舘裡,反而基督教卻以十倍、百倍的速度成長,被廣傳。

禱告:
主啊!你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你是唯一的真理。唯一的救主。阿們。

11-11-2014 晨更(徒5:12-26)

但主的使者夜間開了監門,領他們出來,說:「你們去站在殿裡,把這生命的道都講給百姓聽。」(徒5:19,20)

默想:
當撒旦變本加厲的迫害教會,神的作為也更加奇妙。正如馬可福音16:20說的→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

回應:
當撒旦猖狂之時,門徒被下在監裡,神就差遣天使為使徒開了監門。並且命使徒們第二天再去站在聖殿裡傳講生命的道。這讓守殿官束手無策,也相當的為難。因為明顯的,這些人不怕被抓,也不怕死,並且有神跡奇事時常發生在他們身上。這使得百姓越加的渴慕真道。

我們傳福音的環境越艱難,就越能顯出主的信實和同在,這更說明了→這事是出於神。聽道的人也會感受到神的真實和護佑。

禱告:
我們爭戰的對象是天空屬靈氣的惡魔。所以,我們不能靠自己爭戰。神也不會讓我們單獨的去應戰。神有應許說祂要與我們同在。主啊!你是我們爭戰的元帥。阿們。

11-10-2014 晨更(徒5:1-11)

彼得說:「亞拿尼亞!為甚麼撒但充滿了你的心,叫你欺哄聖靈,把田地的價銀私自留下幾分呢?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價銀不是你作主嗎?你怎麼心裡起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徒5:3,4)

默想:
這是教會的第一宗罪案,亞拿尼亞錯在那裡,可以作我們的殷鑑?

回應:
初期教會一直在迅速的發展中。撒旦從教會外的官府和猶太教雙管齊下,但是教會依然得勝。現在,撒但改從教會內部開始進行破壞。但是,使徒們藉著聖靈所給的智慧,再次的大得勝。

亞拿尼亞和他的妻子所犯的罪包括說謊,貪財,及假冒為善。因著貪財,他們就說謊,因著想沽名釣譽,結果就連聖靈也敢欺哄。如果這個「罪酵」沒有被遏止,教會將落在不聖潔的光景中。

撒但想要得著我們,好篩我們像篩麥子一樣。我們要從我們的心思裡就不犯罪,勝過罪及恨惡罪,並且禱告神,藉著神的道洗淨教會。

禱告:
主啊!教會是你寶血買贖回來的,理當聖潔。所以,求你捆綁撒旦在教會中的一切作為。阿門。

11-8-2014 晨更(徒4:23-37)

他們聽見了,就同心合意地高聲向神說:「主啊!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你曾藉著聖靈,託你僕人─我們祖宗大衛的口,說:外邦為甚麼爭鬧?萬民為甚麼謀算虛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也聚集,要敵擋主,並主的受膏者(或譯:基督)希律和本丟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這城裡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聖僕(僕:或譯子)耶穌,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預定必有的事。(徒4:24-28)

默想:
二位使徒被釋放後回到會友中報告他們被捕的情形和受審問的經過。他們在憂、喜交雜的情況下,他們何去何從呢?

回應:
會友聽了兩位使徒的分享後,一方面為使徒們有美好的見證而高興,一方面又擔憂今後的處境及主的使命將如何的完成。他們並沒有盲目的樂觀也沒有以血氣採取報復行動。他們乃是同心合意地高聲向神說。

當四面的路都關上的時候,基督徒要記得我們還有一條「通天」的路。

禱告:
主啊!我是屬天的子民。我應當一無掛慮,凡事只要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我所要的告訴你。阿們。

11-7-2014 晨更(徒4:13-22)

彼得、約翰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徒4:19,20)

默想:
當神的旨意和地上的權勢相衝突的時候彼得、約翰是怎樣處理的?

回應:
官府審問彼得、約翰是想曉得他們憑著什麼能力使這人得到醫治的,但是,當他們聽完了彼得的解釋後(是因復活耶穌的名)又不肯接受。
於是就採取恫嚇的方法,命令他們不可再奉耶穌的名對人講論。

這是一場審問,也是信仰認知上的相搏,官府在無法接收事實的清況下就用高壓的方式,做出裁決。因為彼得、約翰的心裡真相信聽從他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是不合理的。彼得、約翰說既然是審問那麼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照實的說。

禱告:
面對衝突時,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呢?主啊!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但要說並要活出。我願成為你榮耀的見證。阿們。